海底大作战游戏

潜艇如何进行通信联络?

潜入海里执行作战的潜艇,一旦下潜,往往几个小时、几天或几个月都不会浮出水面。在四面八方都是海的情况下,潜艇是如何与其他舰和地上进行交流的,关于海中通信的历史,技术系新闻博客的Hackaday对此进行了介绍。

The Many Methods Of Communicating With Submarines | Hackaday

https://hackaday.com/2020/07/15/the-many-methods-of-communicating-with-submarines/

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,潜艇开始真正活跃在战场上,一旦潜艇潜入海洋,它就无法与基站和其他船只通信,除非它们再次浮出水面。 然而,由于当时的潜艇基本上是水上舰艇,潜水仅限于攻击和避免跟踪,因此,在潜水过程中无法通信问题没有严重。

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潜艇司令部司令卡尔?邓尼茨(德语:Karl D?nitz),设计了用多艘潜艇联合攻击敌人运输船队的群狼作战,潜艇也被要求积极通信。但是,当时的潜水艇用短波进行与其他舰的联络,为了联络需要浮出水面,而且通信的内容有可能被敌人探测到。

美国海军执行与德国类似的行动,引进了一种名为“AN/BQC-1A”的通信设备,又名“格特鲁德(Gertrude)”,以便潜艇可以在水下进行通信。

格特鲁德是一种电池供电的水下电话,是业余无线电中常见的 SSB (Single Side Band -- 单边带)通信方式。 已被雇用。 Gertrude能够以 24.26kHz 的超声波呼叫声纳部署的其他船只,通信距离约为 4 到 5 公里,在距离约 365 米的范围内,能够以 8.3375kHz 到 11.0875kHz 的频率进行语音通信。 然而,由于含盐海水中的无线电波吸收率高于空气,因此很容易发生信号衰减。

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核潜艇的出现,潜艇可以潜行数月,潜艇的作用从“在合作中攻击敌方运输船的单位”转变为“能够从海上发射核导弹的单位”。 因此,潜艇的隐身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。

然而,从潜艇向陆地发送信号会暴露你的位置,而且很难在潜艇中配备足够多的设备来发送大量数据。 因此,冷战时期的潜艇通信系统要求“在不损害隐身性的情况下接收来自陆上发射站的战术命令”。

用于通信的无线电波的性质因频率而异。 3MHz 至 30MHz 短波 (HF) 和 30kHz 至 300kHz 长波 (LF) 可通过电离层折射到达整个地球,但在海水中会迅速衰减,因此不适合与水下潜艇通信。

3kHz 至 30kHz 超长波带 (VLF) 可以通信到 20 米深的水,但不够深,无法确保潜艇的隐身性。 然而,在3Hz至300Hz的超长波带(ELF)中,频率更低,可以通信到120米深的足够深度。 因此,美国海军在1968年推动了一个名为“Project Sanguine”的项目,计划在ELF建立一个通信系统。

但是,ELF 需要巨大的天线和高功率发射器来传输无线电波。 因此,Project Sanguine项目在美国北部威斯康星州近40%的州土壤中建造了一个800兆瓦高功率的巨型发射站。

发射机建在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。 天线长约22至44公里,串在木杆上,如公用事业线,并连接到深入基岩的巨大接地棒。通电时,电流在接地棒之间流动并穿过花岗岩基岩,产生产生极低频波的巨大磁场。它基本上是一个由岩石制成的巨型环形天线。

然而,ELF与潜艇的通信系统遭到反战团体和环境团体的强烈反对,称其“浪费了预算”和“忽视了电磁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”。 此外,美国北部建造的巨型发射器能够向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半岛外的122米深的水下发送信息,但由于带宽非常窄,它花了15分钟才发送出一个三字母的短密码。 而且,由于通信技术的进步确立了“将空中大型运输机作为中转点进行甚低和高频通信”的方法,2004年关闭了ELF的通信系统。

随着现代的发展,水下通信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。 在2020年6月Aqua-Fi发表的一篇论文《Aqua-Fi: Delivering Internet Underwater Using Wireless Optical Networks》中,提出了组建Aqua-Fi系统,该系统使用现成的组件(包括树莓派)、LED和激光在水中实现互联网无线连接。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实验中说,他们使用防水智能手机和蓝色到绿色激光,以2.11Mbps的速度成功拨打Skype电话。

Hackaday对此评论道:“Aqua-Fi不太可能在未来作为潜艇网络应用,但这种系统不仅支持海上战争。 例如,通过太阳能浮子创建 Aqua-Fi 接入点,潜水员和遥控海洋探测器可以始终连接到互联网,并认为这些接入点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海洋生物学、地质学、自然保护、体育和娱乐。”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